2025年8月31日,由武汉市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与武汉大学联合主办的“澜沧江湄公河—长江文明论坛”在武汉成功举行。来自中国及东南亚多国的专家学者、高校代表齐聚珞珈山,围绕江河文明对话、区域合作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流域文明互鉴与可持续发展凝聚共识。我院科研人员王光艳、赵煌应邀参会。
论坛主旨演讲环节,来自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复旦大学、水利部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武汉大学的4位专家做了精彩演讲。在边界海洋、长江文明、地理空间、碳中和、非传统安全五大分论坛中,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贵州大学、外交部政策规划司、水利部澜湄水资源中心、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汉市社科院等国内机构,以及泰国、柬埔寨、新加坡等国专家学者,围绕“文明对话”“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澜湄水资源合作” “技术赋能与区域治理”和“非传统安全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对话。
在“长江文明论坛”环节,我院哲学所王光艳博士以《长江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弘扬——兼论流域文明协同发展》为题做专题发言,他从“文明交流互鉴”“长江文化的内涵”“把握长江文化主要特征的三个维度”“流域文明协同发展”四个方面展开论述,获得与会专家学者的好评。
此次论坛是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的具体实践,吸引了国内外百余名嘉宾参与。通过与会学者之间的跨学科对话与研究成果分享,呼应了《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建设和平家园、安宁家园、繁荣家园、美丽家园和友好家园的倡议精神,为促进长江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文明互鉴、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协同发展凝聚了共识、拓展了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