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科研工作
我院经济与金融研究所学者接受《广州日报》采访
我院经济与金融研究所学者接受《广州日报》采访

我院经济与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顾晓焱博士接受《广州日报》采访,就武汉打造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聚“光”成“链”集“链”成群,在武汉从科技资源大市迈向科技创新强市道路上起到的推动作用和形成的宝贵经验做出分析和评论。

 图片1

经济与金融研究所

2023年11月29日



微信截图_20231130164512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 张志娟

10488321_wupx_1689682138695_b

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

10489123_oujy_1689686878959_b

张江机器人谷未来体验馆里的智能机器人

10489289_huangwx_1689689210338_b

华工科技的激光设备

10491364_huangwx_1689748757664_b

杭州智能健身步道上的设备

10486821_wupx_1689673263745_b

广州海珠区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  摄


●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创新是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和新机制的重要内核,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战略支撑。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指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 设的关键”,要求广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

近年,广州围绕“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全链条,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市,推动科技创新“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增量”。如何将科技资源大市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强 市?如何发挥大院大所大装置的作用,并契合到城市发展的需求中?如何进一步破除制度藩篱?广州日报调研团队访问专家学者,走进合肥、上海、武汉、杭州等城市,借鉴"他山之石”,汲取“发展之 道”,谋划“制胜之策”。

本版统稿/方晴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徐雯雯、陈庆辉、张露、刘丽琴、文静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廖雪明、骆昌威(署名除外)

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整合集聚创新资源。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驱动发展,要有的放矢,尊重科技创新的区域集聚规律,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的创新发展路径。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基础雄厚、创新资源丰富、创新主体活跃,承担着建设“两个中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一个高地(高水平人才高地)”的责任使命。其中,广州作为全国唯 一一个聚集国家实验室、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国家级重大平台的城市,要探索具有特色的创新发展路径,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

首先是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成为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支点。坚持“四个面向”,聚焦优势领域,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科研平台建设,有效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形成一批科技创新策源地。

同时,要促进科技经济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整合集聚创新资源,建设跨领域、大协作、高强度 的创新基地,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促进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形成创新增长极。

在此过程中,也要强化科技赋能民生,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围绕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搭建各类应用场景,推动科技成果惠及民生,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 感、安全感。

广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广州也要有创新先行的担当作为。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是双轮驱动的,建议广州加快科技管理职能转变,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科技  评价等制度,加强创新公共服务,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探索出创新发展的好做法、好经验。我留意到,广州实施新型研发机构经费使用“负面清单”,极大释放了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活力,近期 推出促进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措施,对收益分配激励制度、运营管理机制等予以引导,期待下一步落细落实落地。

去年,国务院发布《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赋予南沙作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的新定位。借此契机,广州应优化开放创新生态,成为“双 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枢纽。 一方面,主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提升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积极服务  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他山之玉

合肥发力建设量子信息产业

政府引导性基金投资支持科技企业

今年,位于合肥的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EAST)  实现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刷新世界纪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与北京大学学者合作实现了51个超 导量子比特簇态制备和验证,刷新所有量子系统中真纠缠比特数目的世界纪录

无论是大科学装置,或是高校科技成果,都源源不断地为合肥输送强劲的发展势能。这在量子信息产业领域尤为显著,已形成“一院三平台”体系,还集聚了近60家量子信息产业关联企业。

作为国内量子计算龙头企业,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起源就来自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两位创始人希望量子计算机技术不再停留在实验室层面,而是真正让技术研究成果 为千家万户提供服务。”该公司副总裁赵雪娇还点赞了省市区的合力支持,“公司刚成立不久,我们就收到一笔来自政府的引导性基金投资。同时,还享受人才引进、场景应用方面的支持。”

合肥聚焦场景应用,对量子信息、空天信息等领域的科研机构、科技企业提供极大支持,如建成目前全国最大、覆盖最广、应用最多的合肥量子通信城域网和量子安全云,在“巢湖明月”合肥超算中心 部署量子计算机,牵引形成星座集群产业联盟,为量子信息和空天信息等前沿领域提供重大场景支撑。

加速大科学装置“沿途下蛋”转化

合肥市科技局副局长洪芳:

从早年中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落户,到获批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等一大批国字号品牌,合肥的创新优势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

程,“科里科气”也成为合肥最鲜明的城市气质。    目前,合肥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12个,总投资约300亿元,累计拨付支持资金约30亿元,已形成“建成3个、在建2个、拟建5个、谋划2个”的梯次 发展格局。为了更好服务大科学装置建设,合肥规划打造20平方公里的未来大科学城,全市12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有7个布局于此,装置集聚度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 国之利器。我们通过常态化清单化跟踪挖掘、设立科学中心专项基金、与社会资本以及相关企业联手推动等方式,加速大科学装置“沿途下蛋”转化,先后转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衍生成果44项,产生了 中科离子等33家创新型企业。

上海构建创新孵化体系

全链条创新孵化体系更好推动技术落地

高个子,即可快走、上下坡,又能与人协同完成动作——这便是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最新发布的通用人形机器人。“我们还让集成商或创业团队在平台上做开发,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国产通用 机器人创新生态。”该公司CEO 顾捷介绍,自落户张江机器人谷以来,他们享受了园区产业集聚带来的便利,上游有众多优质的零部件供应商,研究成果可通过供应链进行孵化,变成产品。

近年来,张江科学城与国内外顶级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了多个实验室,吸引众多优秀的科研人才。此外,李政道研究所、张江数学研究院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基础科学研发机构相继落地,强化 了上海科技创新、策源的功能。

在加强基础研究同时,张江的科技成果转化手段也日益丰富,构建了涵盖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等全链条的创新孵化体系,更好地推动创新型技术落地。记者来到位于张江

科学城的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里,向该中心副主任谭瑞琮了解到其创新科研孵化模式,“长三角国家创新中心被称为‘改革试验田’,定位是推动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搭建一个平台,通过为科学家提供 资金、政策、专业化的培育,整合资源与其匹配,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快速产业化。”

“拨投结合”推动原创技术跨越“死亡谷”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谭瑞琮: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可以看作是一个超级的高质量孵化器。我们面向全球,把研究所或企业里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团队、项目吸引过来,对它进行孵化,然后通过市场调研、与下游企业沟通作  出判断,帮助他们完成研发计划和商业计划。如果项目符合落地标准,就会和地方共同支持它实现产业化落地。   有些前沿引领性、颠覆性技术会遭遇“市场判断失灵”现象,这正是财政资金最应该发挥 作用的时候。我们采用“拨投结合“方式,利用财政资金,按科研项目投入支持,加速技术成熟,推动更多前沿性、颠覆性、原创性技术跨越“死亡之谷”,引导市场资本参与战略性新兴技术领域投资。如果 项目获得投资,我们的项目经费就转化为投资资金,变成公司股权,相当于先投后股或是多投结合的形式,最终形成一个社会资本和政府资金共同推动重大关键核心技术项目产业化的模式。   目前长  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孵化了65个重大产业化技术创新项目,加速技术向产业转化,推动技术实现自主可控。

武汉打造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聚“光”成“链”集“链”成“群”

炎炎夏日,晚霞映红了武汉东湖高新区未来科技城上空,中国光谷地标“马蹄莲”在暮色中光彩夺目。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根实用化光纤、第一个光通信国际标准……35年来,光谷发展以光电子信 息产业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聚“光”成“链”、集“链”成“群”,逐步构建世界级的“光芯屏端网“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为何光谷能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做到独树一帜?答案为:将科技创新摆在发展 全局的核心位置。依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之本, 一批批走在科技前沿的创新技术从光谷诞生。随之而来,越来越多光谷企业“走出去”,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而且中国信科、华工科技等本土龙头企业也 成为了“链主”。以光谷为代表,武汉光电子信息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参与全球光电子信息产业竞争与合作。

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仅依靠企业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更依靠产业链发展水平。“最开始,设备螺丝钉都要从国外买来,为了改变困境,我们率先推进核心部件的国产化。”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 限公司总裁助理李慧表示。就这样,这些上游企业的设备不断改善,推动产业链成熟起来。

放眼2035年,中国光谷已经定下目标:形成全球一流、充分掌握国际话语权的世界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找准细分领域突出优势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顾晓焱:

作为唯一以“光”命名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国光谷产业的萌芽与附近高校、研究机构的学科优势是分不开的,这是产业形成的基础。另外,湖北省政府、武汉市政府的有 所作为也是促进产业发展到今天的重要因素。从光谷面积不断扩容,到政策上的动态优化、资源上的持续给予,促进这个产业从技术萌发到形成产业领先优势。

对于一些也在打造“光谷”的城市而言,武汉的竞争优势在哪里?记者发现,武汉光谷在光纤光缆、光器件光模块等细分领域优势突出,龙头企业不仅在国内外的市场占有率较高,光器件光模块方面也 在走“专精特新”之路,进而形成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进入新发展阶段,湖北武汉布局了大科学装置、湖北实验室、国家级各类创新中心等,基础研究能力、原始创新能力将持续提升,助力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向更高质量跃升。武汉光谷的光电子产业 集群依托已有优势,孕育未来产业,引进龙头企业,政府高度重视营造创新生态、创新环境,不仅留住本土人才,也在吸引国内外顶端人才,孕育机会,培育新增长点。

杭州打造“新电商之都”

上游技术+中游制造+下游应用

在杭州西湖景区,打开导航APP,  景点、餐厅资讯一目了然;通过手机,市民可购买杭州第19届亚运会门票;在互联网小镇,互联网大厂、科技企业等“遍地开花”……在杭州,数字化、智慧化体现 在城市的方方面面。

数字经济产业链条完善是杭州一大优势,从上游的数字技术,到中游的数字制造,再到下游的数字应用,都有相应的企业分布。记者采访发现,上游的数字技术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杭 州拥有较多数字技术企业,如阿里云专门做云计算。有了数字技术,才能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提供技术支撑;至于中游数字制造,杭州的电子元器件和设备、智能设备制造都发展得不错;直播电商、城 市智慧大脑与数字人民币,则属于下游的数字应用。

作为最早拥抱数字经济的城市之一,杭州吹响“二次攀登”的号角。“科技铸魂强基、数据要素激活、智能物联强链、企业梯队培育、数字赋能转型、业态模式创新、数字基建提升、平台经济创新发 展”——《杭州市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八大攻坚行动”,以此实现高水平重塑“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目标。

2022年,杭州提出打造“新电商之都”的目标,出台《关于促进杭州市新电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壮大直播电商产业生态。“我们加强与老字号的合作,通过Al数字人等创新手段直播,让实体企 业共享直播电商红利。”总部位于杭州的直播电商谦寻控股公关副总裁杨兰表示。这只是杭州“新电商”的缩影,杭州还将推进电子商务创新突破,重塑消费互联网新动能。

丰富创新要素供给完善产业配套体系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吕淼:     杭州在打造数字经济链条方面可以总结为四个方面的经验: 一是丰富的创新要素供给。如未来科技城的发展与阿里息息相关,后者不仅带来税源、就业,更有围绕其发展起来的电商培育公司等,重塑创新创业生态;二是开放包容的创业环境。杭州为民营企业提供支持服务,激发创业者的探索精神;三是早期的资金扶持。杭州老牌民营 制造业在产业转型期间以及小企业在创业期间,会有政府产业基金等的介入;四是较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在杭州,直播电商有阿里、网易等平台公司的支撑,同时从孵化到商业化的过程中还有专业MCN 机构支持,更有研究机构、律师事务所、投资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一系列较完备的产业配套支持。

院办电话:027-82630092   地址:武汉市发展大道495号   传真:027-82630092   邮箱:430019
版权所有:武汉市社会科学院  鄂ICP备09008587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79号
Copyright Wuha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版权所有 @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
电话:027-82630092 传真:027-82630092
地址:武汉市发展大道495号 邮编:430019
鄂ICP备09008587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