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术资源 > 大江论坛
学术资源
大江论坛2025年第9期(总第42期)
“昆仑、长江与黄河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共相”成功举办
大江论坛2025年第9期(总第42期)“昆仑、长江与黄河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共相”成功举办
  • 发布时间:2025-10-13 17:05 来源:哲学所、科研 浏览量:0

昆仑文化以“万山之宗”“龙脉之祖”为地理标识。长江黄河同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江河互济共筑中华文明。昆仑、长江与黄河文化,分别以神话信仰、农耕文明和政治认同为纽带,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为加强长江文明溯源研究和传播展示,2025年9月27日,大江论坛2025年第9期(总第42期)公益性讲座“昆仑、长江与黄河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共相”在武汉市社会科学院二楼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

图片1

本次报告会由武汉市社科院、武汉市社科联、武汉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湖北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共同主办,特别邀请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新疆考古队原队长、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新疆考古中心原主任巫新华主讲。武汉市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樊志宏博士主持讲座。

图片2

巫新华研究员从昆仑文化与大河文化的基本内容、昆仑(大河)文化的民俗表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抓手等方面展开,认为因地域封闭、屏障天然的特殊环境,中国文明内部交往交流交融频繁且深刻,较早形成中国文化圈。以“天”“敬天法祖”“天命观”“天人合一”“天下观”“大一统”等为主要思想内容的昆仑文化,是5000年前古代中国国家(黄帝的万邦之国)形成之时,五方天下的文化底蕴与共同的精神信仰。当今,我们研究和弘扬昆仑文化,是当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举措之必须。昆仑文化的研究与弘扬,之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而言,可谓是中国未来社会愿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远景大厦的奠基之石。

樊志宏院长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昆仑的演变史,折射出中国文明“多元一体”的特质。文明演进的“多元”与“一体”是“共生”关系,既要强调多元走向一体,也要强调一体促进多元。我们“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里需要昆仑、长江、黄河以及其他的山川江河一起推动文化共生;从文化生态系统的五个时间(地质时间、天文时间、生物时间与人文时间、历史时间)来看,昆仑、长江、黄河等山川江河是文化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昆仑文化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等重要议题有待更多专家持续关注、讨论、研究。

图片3

会上,院科研人员及武汉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武汉长江水利委员会、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等单位的与会人员就大山大河与文明演进、昆仑奴与昆仑的关联以及丝绸之路的开拓节点等问题与巫新华研究员进行了交流。武汉广播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2.1万余人线上收看了本次讲座。

相关链接:专家视点┃中国社科院巫新华:昆仑,原来不是一座山

  • 来源:哲学所、科研 浏览量:0

院办电话:027-82630092   地址:武汉市发展大道495号   传真:027-82630092   邮编:430019
版权所有:武汉市社会科学院  鄂ICP备09008587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79号
院办电话:027-82630092
地址:武汉市发展大道495号

版权所有 @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 鄂ICP备09008587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79号